欢迎光临南通市杰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资讯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0513-87706088

传真:0513-87706099

电子邮箱:ntjay0608@139.com

地址: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塘湾农民公园

行业资讯

原食药监总局:关于卤花生、泡椒花生归属类别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8-07-01 10:58:02点击:795

123.png

滕秀兰等6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卤花生、泡椒花生归属类别问题的建议收悉,现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答复如下:
  一、关于卤花生、泡椒花生归属类别问题
  2015年《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实施前,食品生产许可按照食品分类单元发证,申请人按食品分类单元申请,一个品种须申请一个生产许可证。为减轻企业负担,减少收费,按照主导产品申证的原则,对于相似工艺的,申请一个生产许可证即可;新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实施后,将原来一个单元一张生产许可证改为一个企业一张生产许可证,即对一个符合条件的食品生产者发放一张食品生产许可证,同时生产多类别食品的,只需在生产许可证副本中予以注明,实现了多证合一,同时取消了部分前置审批材料核查、许可检验机构指定和许可审查收费等,减轻了企业负担,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7年5月,我局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建议,组织人员赴福建省漳州市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当地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监管部门进行了座谈研讨,详细了解卤花生、泡椒花生许可管理、产品企业标准备案,及生产工艺、执行标准、存在问题等方面情况。同时,针对卤花生、泡椒花生类别归属问题,及调研中反映集中的产品企业标准备案、食品添加剂使用等问题,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进行了多次沟通和研究。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和要求企业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中已有多项标准涉及花生及花生制品,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将花生及花生制品归类为“坚果和籽类”,并明确了其添加剂使用范围;《坚果与籽类食品》(GB19300—2014)等现行标准,规定了花生及花生制品的技术要求,及相应安全指标。企业生产卤花生、泡椒花生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产品标准的要求。下一步,我局将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宣贯和解读,指导和要求企业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组织生产,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二)不断规范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和服务工作。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支持和鼓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同时,按照《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标准备案工作的指导,不断规范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工作。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支持卤花生、泡椒花生生产企业结合自身产品实际,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并报卫生计生部门备案。
  (三)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标准修订工作。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已启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修订工作。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发现标准在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可针对标准内容、品种归属、指标设定等,向卫生计生部门提出意见与建议,共同推进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修订完善工作。

  二、关于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执行及监管体系衔接问题
  一是科学规划标准体系,开展食品标准清理整合工作。2013年以来,将分散在15个部门(行业)、近5000项食用农产品、食品质量、食品卫生等标准进行清理整合,统一公布了400余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解决了长期以来各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形成包括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规范、检验方法四大类标准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二是适应监管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快重点亟需标准的制定、修订。在清理整合基础上,加快制定修订了一批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国家标准。目前,标准总数达到1224项,涉及食品安全指标2万多项,主要指标与发达国家基本相当。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完善了从标准规划、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到审查发布等各环节统一的管理制度。密切部门合作,成立由八个部门350多名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严格标准审查,保证标准科学严谨。建立标准研制协作组,鼓励各方参与标准起草,不断提高标准研制能力。标准草案广泛听取食品行业协会、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建立食品安全标准查询和跟踪评价网络平台,做好标准服务工作。
  针对建议提出的有关“食品标准制定、执行和监管体系的衔接不够紧密,新标准制定和出台缺乏细分行业的深入调研和广大企业的参与”等问题,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坚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加快重点亟需标准的制定修订,完善通用标准体系,结合国际标准转化,不断拓宽标准覆盖面。二是制定出台《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创新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体制和机制,落实好相关部门职责。三是建立*与省级标准培训师资队伍,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问答资料,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标准宣传教育和培训交流,做好标准制定与执行之间衔接。四是完善食品安全标准查询和跟踪评价网络平台,组织食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学会)、生产经营者、科研机构、检验机构、教育机构等,广泛收集意见。
  感谢你们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7年8月31日

其他行业资讯